PRODUCT CLASSIFICATION

产品分类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能源管理平台的未来-能源预测、能源计划、能源优化调度和节能控制分析

能源管理平台的未来-能源预测、能源计划、能源优化调度和节能控制分析

更新时间:2025-09-04      浏览次数:10

能源管理平台的未来发展将向能源预测、能源计划、能源优化调度和节能控制进一步发展和加强,通过质量、环保、公用工程及设备工艺优化等各方面因素的支撑实现节能减排的效率,主要从几个方面概述研究内容与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1 技术路线

该平台采用架构分别为后台设施层、数据中心层、应用平台层、应用系统层和用户层。

后台设施层:为系统的框架提供运行、算法、技术等支撑。

数据中心层:将系统获得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重、归档、存储等处理和加工,形成分门别类的数据单元和数据库,并且与两化平台数据库进行数据互通,从而为平台层、应用层和接口提供支持。

应用平台层:是平台内部各个业务单元的处理节点,通过业务逻辑层可将应用层和接口层发来的指令进行处理,并将结果给到应用层和接口。接口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外部业务系统的服务请求来进行接口调度和管理,如对接外部的大数据平台、认证平台等。

应用系统层:是基于数据面向客户的应用展示,通过应用层用户可对有关内容进行查看、导出,为部门决策提供素材。

用户层:是基于权限管理展示应用设计,通过权限设置调用应用层应用。

平台提供统一权限管理,统一消息管理,统一工作流平台,统一日志管理,实时服务,统一通信管理,统一定时管理。

该平台设计时采用当前信息系统建设平台化建设思维,主要核心是:前台轻量化,后台引擎化,可灵活地适用组织需求化,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基础数据支撑环境共享化,不同基础数据来之不同的系统,实现与两化平台、各装置报表系统、生产调度日报、大数据平台等多系统平台形成数据共享,支撑起系统的基础数据环境。

(2)业务应用系统平台化,集成采用统一入口,单点登录等相关技术建设以两化平台及生产管理系统为核心,与其他已有系统基于数据、入口、流程、业务级的连接,实现对本地数据、生产实时采集数据的各项业务数据集成。

(3)监测管护系统平台化,采用模块化、插件管理及引擎技术等一系列扩展技术。


2.2平台简介

(1)能源数据采集

主要是对企业能源消耗点进行数采,把以前由人工抄表,再输入系统的工作,转化为系统自动获取水、电及气等数据采集。同时能源采集还包括对采集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各种重要耗能设备需要监测的数据,例如能效。

(2)能源监控

能源监控主要是把能源计量数据、能耗数据及生产过程各种数据通过实时、汇总、统计和对比等各种操作,并以简单易懂的图像形式在大屏之中展示,可供生产管理部调度人员及时了解了整个生产过程的情况,为调度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撑。

(3)能源管理

主要对生产能源数据的管理、平衡生产数据、数据展示和统计。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划分的模块有:班组能耗、碳排放管理、开停车能耗管理、对标管理、耗能设备管理、能源数据管理、外购能源管理、文档管理、合理化建议、报表管理、企业数据上报、基础数据管理和系统设置管理等,共有12个大模块。

(4)能源模型

能源管理模型是指通过分析监测能源流数据,建立能源评估、预测与优化模型,对主要能源介质的生产和消耗进行预测,实现能源介质产、存、耗动态平衡,提高介质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比如建立效益预测模型,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得出装置较优负荷建议值,以便为企业获得比较大的经济效益。还有对蒸汽管网进行建模评估,结合蒸汽产耗历史数据进行模型计算,建立蒸汽管网的平衡图。

image.png

2.3开发技术

采用B/S架构,传统的B/S程序是由后端渲染好页面,交给前端来显示,为了使数据展现过程更加直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经评估平台采用新的前后端分离架构进行搭建,实现前后端解耦,前端框架将采用成熟的Js框架和Bootstrap,后端采用传统分层架构、采用多层(N-Layer)逻辑架构,层与层之间是低耦合的,增加各层的独立性,从而也提高了可测试性,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大大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通过前后端分离,可以适应现代流行的多终端的界面体系,表现层既可以在PC端访问界面,也可以通过BI软件在大屏幕进行展示,未来还可以通过移动端APP,甚至微信小程序等新的技术进行系统展现,而无需改动后端系统及逻辑。

基于渐进式框架构建用户界面,Ajax完成请求数据传输。前端架构具有轻量级、高性能、高稳定性、可组件化的特点,相比旧的前端框架更具优势。

前后端之间采用轻量级的WEB服务RESTful Web Services来实现资源访问。为了实现REST访问协议,系统采用了成熟的NET技术来实现后台功能。后台采用传统Entity Framework和MVC架构进行搭建,此架构使用非常成熟,具有高度稳定性和扩展性。

系统结构

现场通过厂区局域网和平台通讯,平台搭建在客户自己配置的服务器上。搭建完成之后,客户可以在任意能与局域网联通的地方,通过有权限的账号登陆网页以及手机APP查看各处的运行情况。

系统可分为三层:即现场设备层、网络通讯层和平台管理层。

现场设备层:主要是连接于网络中用于水、电、气等参量采集测量的各类型的仪表等,也是构建该配电、耗水、耗气系统必要的基本组成元素。肩负着采集数据的重任,这些设备可为本公司各系列带通讯网络电力仪表、温湿度控制器、开关量监测模块以及合格供应商的水表、气表、冷热量表等。

网络通讯层:包含现场智能网关、网络交换机等设备。智能网关主动采集现场设备层设备的数据,并可进行规约转换,数据存储,并通过网络把数据上传至搭建好的数据库服务器,智能网关可在网络故障时将数据存储在本地,待网络恢复时从中断的位置继续上传数据,保证服务器端数据不丢失。

平台管理层:包含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一般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可以合一配置。

平台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进行设计,详细拓扑结构如下:

 

图片

 

 

微信扫一扫

邮箱:2880956079@qq.com

传真:021-69153966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育绿路253号

Copyright © 2025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05031232号-47   技术支持:智慧城市网

电瓶车充电桩、电动汽车充电桩禁止非法改装!

TEL:13524471462

扫码加微信